![]() |
姓名: | 林启权 |
职称: | 教授 | |
所属部门: | ||
导师类别: | 博士研究生导师/硕士研究生导师 | |
导师主页: | 详见研究生导师主页>> |
一、个人简介
林启权,博士,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(模具方向)教师,全国塑性工程学会理事,湖南省力学学会理事,湖南省模具协会理事。武汉理工大学(原武汉工学院)锻压专业学士、压力加工专业硕士,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,日本岐阜大学工学部高级访问学者。主要从事先进塑性成形工艺及装备、冲压成形过程中的摩擦磨损机制与力学响应、材料成形模拟技术等研究。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、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2项以及湖南省自然科学科基金等省部级项目多项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获专利12 项。
邮 箱:xtulqq@126.com
二、学习工作经历
● 1989.7 –至今,湘潭大学,助教/讲师/副教授/教授
● 2005.11 –2007.11,日本岐阜大学工学部,研究员
● 2009年6月,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毕业,工学博士
● 1989年6月,武汉工学院压力加工专业研究生毕业,工学硕士
● 1986年6月,武汉工学院锻压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毕业,学士
三、主讲课程
金属塑性成形原理,模具CAD/CAM,塑性成形工艺及模拟技术
四、研究方向
板锻造成形工艺及装备、塑性加工摩擦磨损、金属塑性成形理论与数值模拟
五、获奖情况
高品质材料成型及性能控制新方法与应用,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,2020年,排名第3.
六、科研项目
1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2275387):考虑温度梯度的双相高强度钢板非弹性变形行为与回弹建模研究,54万元,主持
2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1575467):基于板锻造技术的轻型材料实心凸起成形新工艺及其机理,75.6万元,主持
3.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51175445):汽车用高强度钢板拉深多尺度粘模机制研究,61万元,主持
4.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子项目(2012DFG70640):消失模铸造精密成型工艺研究,70万元,主持
5. 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(2010DFA52130):铝电解新型稀土金属陶瓷惰性阳极的研发,94万元,主持
6.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(2023JJ50022):大高径比高强铝合金薄壁件热冲锻-淬火一体化成形工艺及关键技术,5万元,主持
7.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(2020JJ4578):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板温热成形回弹行为研究,5万元,主持
8.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(19A499):AHSS钢板的热-力耦合硬化模型及其对回弹的影响研究,8万元,主持
七、代表性论著
1. Effect of Pre-strain on Surface Roughening and Frictional Behavior of DP590 High-Strength Steel. 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, 2023,32(12): 5317–5328 (通讯作者)
2. Thermal-mechanical and springback behavior of dual-phase steel at warm temperatures.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, 2022,29(6):1895-1905 (第1作者)
3.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galling behavior in sheet metal forming process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, 2017,88(1): 1101–1109 (通讯作者)
4. A new hole-flanging method for thick plate by upsetting process.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, 2014, 24(7):2387-2392 (第1作者)
5. Establishment of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model for 2519 aluminum alloy based on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.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, 2005,12(4) :380-384 (第1作者)
6. 铝合金实心凸起结构板锻造成形工艺.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2017,27(11):2221-2227 (通讯作者)
7. 高强钢板弯曲成形界面压力变化规律及黏模行为. 中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. 2016,47(5):1513-1518 (通讯作者)
8. Co添加对17Ni-(10NiO-NiFe2O4)金属陶瓷的致密化及力学性能的影响.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2015,25(5):1270-1276 (第1作者)
八、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
1. 一种带凸缘结构的不等厚金属件板锻造方法及模具,专利号:202110355890.8,中国发明专利
2. 一种具有小圆角特征的筒形件板锻造成形模具及方法,专利号:ZL 202010992923.5,中国发明专利
3. 一种顶盖内板冲压模具,专利号:ZL 201910608197.X,中国发明专利
4. 一种高弯扭刚度的环结构车身结构,专利号:ZL 201810009364.4,中国发明专利
5. 一种底部带双向凸起的金属件板锻造成形方法及模具,专利号:ZL 201710407939.3,中国发明专利
6. 一种底部带凸起结构的金属板材零件复合成形方法及模具,专利号:ZL 201310471791.1,中国发明专利
7. 一种直接利用水渣铁炼铁生产铸铁件的方法,专利号:ZL 201410337748.0,中国发明专利
8. 一种查力盘及其使用方法, 专利号:ZL 201410129857.3,中国发明专利